恰逢故乡庙会
“煮好的鸡蛋、炒好的瓜子花生、桃子、梨......”奶奶翻着老式挎包,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把雨伞带上,天气预报今天有小雨!”爷爷边说边径直走向南房。 很快,确认好所有东西都准备就绪后,姑姑、姥姥、爷爷、奶奶一大家子出发去赶一年一度的佛堂岔庙会。 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是佛堂岔庙会,对于乔岔滩乡镇靠南边的二十几个村子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对于劳动一年的农民来讲,在漫长的一年当中,很少有可以休息的时候,除了重大的节日之外,就剩下庙会和赶集了。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一般对庙会都不太陌生。 之所以叫庙会,是因为集会一般都起源于寺庙周围。农村里寺院虽然很少,但庙却很普及,一般多数村子都有庙,信仰的神灵也各不相同,或大或。磕甓蓟嵊卸ㄆ诘募漓牖疃腊葑嫦群蜕窳椋馐谴车拿窦湫叛龌疃。 记得小时候的庙会是非常隆重的。距离庙会还有好几十天的时候,小伙伴们就开始期待了,总是盼望庙会快点到来。然后脑子里幻想庙会上各种琳琅满目的好东西,家里亲戚带来的好吃的。同时,早早的就开始攒零花钱,一毛钱一毛钱的攒,等到庙会上花。几乎所有的小伙伴都会这样做。 庙会一大早,小孩们则穿上只有过年才穿的新衣服,洗脸梳头,好生打扮一番,有时候会带上往年庙会上买的小水枪之类的玩具,走街串巷吆喝,不一会儿,三五成群,一路小跑赶往庙会。与小孩子不同的是,大人们需要准备的是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从各地赶来的亲朋好友。 那些相识几十年的发。羰窃诿砘崂锱錾希慊嵋黄鸷吧掀渌嗍斓呐笥言诿砘岜哒乙桓鲂》固霞竿肓蛊ぃト馓械闶烊猓俾蛏狭浇锇拙疲蛔褪且幌挛。 庙会相当热闹,卖什么的都有,有卖饮食小吃的,有卖老年服装鞋帽的,有卖各种小玩具的,还有抽签算卦的、套圈的、卖膏药的、打把式卖艺的、卖民间工艺品的等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生意人、手艺人,人山人/xiezuozazhi/2021/0923/#饶址欠。 在庙会的最边上,是一些牲畜的交易市场,在这里聚集的各式各样的牲畜交易者,常见的都是农村的猪,牛、羊、驴等等牲畜,大部分人是卖的幼崽,农民们买回家后就喂养在院子里,饲养到来年庙会再交易来补贴家用。 庙会和普通的集市不一样,赶集只是买卖东西,而庙会不但买卖东西,还有各种娱乐活动,有舞龙舞狮的,有踩高跷、唱戏等很多表演活动,文化精神方面也很丰富。小庙会一般就一天,活动也比较少,大庙会则持续三天,起会、正会、罢会。小商小贩为了占个摊位,一般都是提前几天过来占地方,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磕头的人多,就抓住商机,在寺庙外摆起了各式各样的小摊,很多商贩一年到头就靠赶庙会赚钱。逐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集吃喝玩乐信仰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唉......现在不一样了,农村的庙会也逐渐衰落了,各村只有留守老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要想举办个庙会很难。”。 前段时间回老家,和C7娱乐村管庙的人说起庙会,短短的交流后,只见他点了一支烟,陷入了深思,看得出他们这一代对庙会的惋惜和留恋。 的确,庙会回来后,我也想了很久,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庙会上玩耍的画面时常浮现。时间在往前走,或许什么都会变,可有的东西却又永远不变。曾经缠着父母软磨硬泡的C7娱乐,如今适逢庙会时回家,依然能看到孩子们在庙会上缠着他们的父母,会心一笑之余,平添了一份平和与感动。 我想,未来无论我走到哪里,停在何方,都会记得每年的七月二十五,对我来说,那是我心底最安详的一部分,因为那里,是心安处,是吾乡。 本网通讯员:李韦 (编辑:东北亚) |